SINCE 1973
深耕產業 創新未來

50年前,福爾摩沙的臺灣面臨風雨如晦的環境,此時,政府催生成立工研院,產業科技由此發軔。工研院點矽成金,奠定臺灣半導體發展基石,攜手產業群策群力,打造資通訊光電王國,帶動一波波產業蓬勃發展,從勞力密集蛻變為高科技產業大國,在每個關鍵時刻,工研院用創新淬煉臺灣經濟奇蹟。 面對多變的未來,充滿希望與挑戰,工研院堅持科技創新,鑄就國家競爭力,聚焦產業新價值,擘劃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以整合跨域解方,加速產業前進動能,追求環境永續,守護生生不息的發展,未來50年,工研院仍將扮演臺灣翻轉的關鍵,超越競爭,攜手產業,贏向創新永續的未來。

看見歷史 深耕50

影響產業的50個關鍵

工研院的誕生

1971年,發生釣魚台事件、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1972年臺日斷交;1973年爆發全球性的石油危機,石油價格連連攀升。外交的挫敗與雪上加霜的通貨膨脹,頓時讓國內景氣陷入蕭條。時任經濟部長孫運璿深覺臺灣「再不做,就趕不上了!」,決定將聯合工業研究所、聯合礦業研究所及金屬工業研究所等3個單位合併成立一個研究院,且以財團法人的方式運作,使其擺脫公家單位用人、待遇及設備採購上的限制,在用人、薪資及管理上較具彈性,不再是一個政府單位。MORE

半導體產業

兒時記憶電子錶、會唱歌的音樂卡片,乃至現今舉世聞名的半導體產業,它的源頭都是半世紀前的一場早餐會。1974年時任經濟部長孫運璿、交通部長高玉樹、工研院院長王兆振、電信研究所所長康寶煌、行政院秘書長費驊、電信總局局長方賢齊及美國無線電公司研究室主任潘文淵等7人,在小欣欣豆漿店的一場早餐會成為臺灣半導體產業的起點,隨後潘文淵於圓山飯店閉關撰寫「積體電路計畫草案」。時任工研院電子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副主任胡定華,成為積體電路計畫的第一個成員,1976年工研院與美國RCA公司簽訂積體電路技術移轉授權合約,引進半導體技術。MORE

資通訊產業

臺灣「PC王國」享譽全球,從電競品牌、工業電腦、筆電代工、筆電金屬外殼、筆電電池模組等等,無不是全球排名前段班的資優生,這一切源於1980年初期,臺灣電子產業在政府查禁電玩機的壓力下,為求生存紛紛轉向Apple II個人電腦的仿冒製作,也引起美國控告。為避免蘋果電腦的控告,工研院聯合宏碁、中華電腦、精業、新力、誠洲等5家廠商,共同研發與IBM PC/XT相容的個人電腦(PC-100),是國內推出第一台合法、自行研發的個人電腦,奠定國內個人電腦資訊產業蓬勃發展的基礎。MORE

材料化工與奈米

1990年代臺灣躍升為筆記型電腦王國,手機也開始蓬勃發展,鋰電池符合筆電、手機等3C產品輕薄短小的需求,發展前景看好。然而,當時鋰電池材料與製作技術均掌握在美日手中,工研院於1993年投入鋰電池正極材料與電解液的研發,研發成果陸續技轉多家電池廠、促成人才投入產業,催生了第一波臺灣鋰電池投資潮。MORE

車輛產業

機車是國人主要的代步工具,密集度居亞洲之冠,有機車王國之稱,然臺灣在1950年代前無相關技術支持,以進口整車機車販售為主;1960年代後因工商業逐漸興起,就業機會增加,機車漸替代腳踏車成為主流交通工具,臺灣雖能打造車身,卻苦無國產引擎可用。在政府政策與市場需求驅動下,工研院開始投入機車產業研發,1980年代做出全臺首輛從頭到尾幾乎可以馬上上市的「噴射引擎速克達MIRL80i」又稱「響尾蛇」,採用的噴射系統比國外速克達更為先進。MORE

量測產業

計量標準是全球國際貿易、醫療保健、公共安全、環境保護、產業創新、科技發展、民生經濟等各領域的基礎。MORE

紡織產業

紡織產業是臺灣戰後經濟發展的重要功臣,1970年代,紡織與成衣出口占臺灣總出口近4成,與香港、義大利、韓國,並列為全球四大紡織品出口國,但面對後進國家的追趕,工資上漲、環保議題興起,紡織業紛紛朝向高附加價值產品的開發。工研院與產業攜手,與紡織大廠華隆公司合作研發「細丹尼PET絲製程」,大幅提升聚酯纖維生產力,也為日後超細纖維的研發成功鋪路。MORE

光電產業

在個人電腦發展的同時,工研院也積極投入電腦周邊產品的研發,希望資訊工業的產品線連成一氣,上下游整合更加密切,並將初期目標放在磁碟機及印表機,研發這兩項產品需要的專業人才遍及光學、電子、機械、材料及化工範疇,技術門檻高,以磁碟機為例,電腦儲存設備只要在存取的過程中出錯,使用者辛苦建立的檔案將毀於一旦,因此,磁碟機的容錯率非常低,只有一億分之一。MORE

印刷電路板產業

臺灣PCB產業已發展超過40年,擁有全球最大的PCB產業鏈,是全球PCB電路板第一大出口國,2022年連續11年搶下全球龍頭寶座,市占率達32.8%,在臺灣是僅次於半導體及顯示器的第三大產業。工研院於產業發展初期,提供業者良好的產品及設備測試環境,於1982年投入PCB自主材料的研發並技轉產業,奠定PCB兆元產業的基礎。MORE

機械產業

工具機是機械產業發展的根基,1970年代,臺灣從勞力密集轉為資本技術密集,發展金屬工具與重工業。為提升國內製造基礎,工研院於1977年打造精密工具機示範工廠,奠定臺灣精密工具機與自動化的基礎,同年,與美國布朗夏普製造公司簽訂技術合作合約,與企業共同開發各種工具機協助產業轉型。1990年代技轉線性切割放電加工控制器技術給國內多家廠商,提升產品附加價值,使臺灣成為世界級的線切割機生產國。MORE

生醫產業

傳染病為當今重要的國際議題,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爆發,工研院承政府高層指示,緊急在國軍松山醫院完成全國第一座抗SARS全功能醫院,短短兩周打造120間負壓隔離病房,同時在全台協助設計監造驗收超出600間負壓隔離病房,建構醫療防護網,同年發表「SARS病患飛沫捕集器」使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及住院病患降低感染機率。MORE

綠能產業

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影響,澇旱不均將成常態化,地球的水資源有限,各國都亟思水處理對策。工研院深耕水處理技術30多年,已實際應用於半導體、面板、紡織、染整、食品、石化等20多種產業,上百家廠商,為臺灣建構循環經濟體系的基礎,相關水處理技術已打進新加坡半導體業者、印尼製鞋廠、馬來西亞化工廠等國際市場。MORE

人工智慧與巨量資料

2016年AlphaGo打敗世界圍棋冠軍,寫下AI人工智慧發展重要里程碑。早在1990年代,工研院即以資通訊研發能量,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合作AI相關研究,為我國AI產業奠定技術基礎。MORE

其他

1960年代隨著全球經濟進入高度成長期,商品配送量大幅成長,物流業嶄露頭角。1990年代商業活動逐漸與資通訊技術結合,工研院也以技術能量協助臺灣物流產業轉型升級。1994年完成「電子標籤輔助揀貨系統」,包含三商百貨、滾石唱片、金石堂、桂冠等業者相繼採用,開啟商務電子化新時代。MORE

工研院的誕生
  • 工研院的誕生
  • 半導體產業
  • 資通訊產業
  • 材料化工與奈米
  • 車輛產業
  • 量測產業
  • 紡織產業
  • 光電產業
  • 印刷電路板
  • 機械產業
  • 生醫產業
  • 綠能產業
  • 其他
  • 人工智慧與巨量資料
  • 工業技術研究院

關鍵時刻 承先啟後

50周年院慶典禮暨特展

迎向未來 創新50

洞見未來 勾勒美好新境界

全球趨勢與2035臺灣樣貌
世代共好

全球趨勢與2035臺灣樣貌

透過臺灣跨世代共同譜寫的情境調查
為您解鎖2035臺灣民眾所期待的未來情境

洞見未來 勾勒美好新境界
產業共創

洞見未來 勾勒美好新境界

工研院帶您全方位掌握決勝創新力
開啟迎向未來挑戰 成為國際級企業的關鍵密碼

創新50 洞見新未來
跨域共享

創新50 洞見新未來

在萬千變局中關鍵指引
透視產業未來發展

IEK Topics永續50紀念專刊
國際共融

IEK Topics永續50紀念專刊

吐納國際觀點、觀瞻臺灣優勢
帶您掌握十大跨域趨勢的佈局先機

next
pr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