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歷史 深耕50
打造臺灣優質智財環境 產業堅實的智權後盾
1985年起美國AT&T向全球競爭者提出專利主張,工研院獲經濟部同意以2,000多件專利,在1993年與AT&T完成交互授權,除大幅降低廠商權利金外,並確保我國IC產業得以繼續發展。
1999年我國科技基本法公告施行,賦予工研院自主積極運用專利之責任,自此開始積極建構專利布局及優化專利品質,協助各產業抵禦外國專利權人,維護產業競爭地位。此後,開創了許多經典案例,傳為佳話,包括:
2001年日本夏普公司、韓國三星公司及LG公司相繼對我國面板業者提起專利訴訟,2003年工研院以200多件專利與國內7家面板業廠商共組TTLA聯盟,成功協助面板產業渡過生存危機,至今仍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
2008年藉由專利讓與,協助宏碁公司與美國惠普公司的專利訴訟順利達成交互授權,當時宏碁公司已是全球前四大電腦品牌商,保護宏碁公司即是保護我國電腦產業。2017年再度藉由專利讓與,協助松騰公司成功反擊美國iRobot的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案例等等。
為擴大專利組合效益,工研院於2020年與產、學、研合組IP Bank專利池,以5G、電動車和淨零碳排等主題,為產業打造優質專利庫。2022年進一步與光寶科技等公司建立智權夥伴關係,深化產業合作。
此外, 2020年工研院與中小企業信保基金及26家銀行,共同推動專利融資評價保證專案以及技術加值融資保值專案,將科技與資本市場鏈結,至今已協助近50家企業申請,累計融資金額已超過新台幣2億元,讓臺灣企業實現專利和技術的金融價值。
至今,工研院已連續6年、第7度獲選為「全球百大創新機構」,綜合評比技術獨特性、影響力、全球化與成功足跡等多項指標,不但是臺灣獲獎次數最多的機構,也勇奪亞太研發機構得獎之首。工研院往後仍將繼續保持前進,為臺灣優質智財環境及產業堅實的智權後盾而繼續努力。
推動國內首創專利權公開標售活動,2004年首創國內學研聯合辦理「全國專利權聯合轉讓標售」,活絡產學研智權競爭力。
建立國際智財策略引進制度,快速累積智財實力以對抗國外訴訟,有效並及時的強化國內企業的專利競爭力。
協助宏碁成功反訴惠普科技(HP),致雙方達成和解,奠定宏碁在美國市場發展基礎,進而成為國際知名筆記型電腦品牌。
建置專利地圖系統(簡稱PMS),為我國產業產出高值專利奠定基礎。
在美國對韓國三星公司提出專利侵權訴訟,為國內首件學研機構對國外權利主張成功的案例。
推動智財銀行機制(IP BANK),衍生成立「創智智權管理公司」,建立專利防禦機制。
首度榮獲全球百大創新機構獎。
建立捍衛國內產業新典範,助攻松騰實業成功反擊iRobot,也保住國內掃地機器人關鍵零組件供應鏈產業之發展。
與全球知名智慧產權專業雜誌IAM共同於今日主辦臺灣智財商業論壇「IPBC Taiwan 2018」
與信保基金、臺灣中小企銀合作,推動無形資產融資。
攜手信保基金與26家銀行,推動「技術加值融資保證專案」挺中小企業與新創用「技術」融資。
4度獲頒全球百大創新機構獎 以智權影響力助產業布局新商機
以優異專利表現六度獲頒全球百大創新機構獎,是臺灣獲獎次數最多的機構,也勇奪亞太研發機構得獎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