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環

多元水處理技術 讓水資源生生不息

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影響,澇旱不均將成常態化,地球的水資源有限,各國都亟思水處理對策。工研院深耕水處理技術30多年,已實際應用於半導體、面板、紡織、染整、食品、石化等20多種產業,上百家廠商,為臺灣建構循環經濟體系的基礎,相關水處理技術已打進新加坡半導體業者、印尼製鞋廠、馬來西亞化工廠等國際市場。

早在1985年工研院便投入工業廢水處理,於1991年興建國內第一座「厭氣流體化床處理槽」,占地小、汙泥少,可有效處理工業廢水;慢慢演進到協助高科技產業製程廢水處理,1996年首開「流體化床結晶槽技術」應用先例,於漢磊科技公司建立全球首座含氟廢水處理廠;近年更從廢水處理發展到廢水回收再利用,2021年研發「LCD玻璃奈米孔洞材料」,能將電鍍廢水轉化為乾淨的再生水,重金屬去除率達99.9%,已應用於彰濱工業區吉祥電鍍廠的廢水處理系統中。

工研院也將水處理技術應用於公益上,像是風災過後,災區居民經常面臨沒有乾淨飲用水的問題,工研院將工業用的濾水技術,配合災區的需求,打造淨水設備,於2009年莫拉克颱風、2015年蘇迪勒颱風過境後,挺進災區第一時間為災民淨水,讓民眾能有乾淨的水飲用、洗澡。

1985

完成「移動式太陽能純水機之開發」,以太陽光電能模板提供RO逆滲透純水系統之機動性電力,供應高品質純水。

1988

開發「上流式厭氣污泥床廢水處理技術(UASB)」,協助公賣局酒廠及亞洲化學公司設計監造UASB設備完工啟用。

1991

與穩好高分子公司合作,興建完成國內第一座「厭氣流體化床處理槽」,占地小、汙泥少,可有效處理工業廢水。

1996

開發「流體化床結晶槽技術」,首開流體化結晶槽應用先例,並於漢磊科技公司建立全球首座含氟廢水處理廠。

2009

莫拉克颱風過後,與康那香合作完成「移動式緊急淨水系統」,將受汙染水源淨化,達到飲用水水質標準,解決災區解決水問題。

2014

攜手業者進軍半導體大廠美光科技新加坡廠,進行水處理工程。

2015

蘇迪勒颱風過境,烏來山區道路中斷,災區一度缺水斷電,工研院「Qwater緊急淨水設備」緊急進駐災區,每天提供乾淨飲用水供當地民眾取用。

2017

首度與自來水公司合作,以「生物擔體(BioNET)」技術改善東港溪水質達到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紓解高雄地區限水壓力。

2018

開發「可攜式UVC LED流動水模組」採用LED作為發光源,可節能50%以上,獲年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

2020

開發智能化水處理技術,導入物聯網、人工智慧及大數據等技術,並與研華公司共同成立環研物聯公司。

2021

與奇美實業合作,在仁德廠區建置再生水系統「EDR水資源中心」,是臺灣石化業第一套、全臺最大規模EDR工業廢水系統。

2021

研發「LCD玻璃奈米孔洞材料」,能將電鍍廢水轉化為乾淨的再生水,符合放流水的環保標準,已應用於彰濱工業區吉祥電鍍廠的廢水處理系統。

2021

研發「等溫高效率水氣分離技術」,為全球首個能藉由空氣製造潔淨水源的獨特技術,榮獲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

更多產業

半導體產業
半導體產業
資通訊產業
資通訊產業
車輛產業
車輛產業
量測產業
量測產業
紡織產業
紡織產業
光電產業
光電產業
印刷電路板產業
印刷電路板產業
機械產業
機械產業
生醫產業
生醫產業
其他
其他
next
pr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