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歷史 深耕50
水循環
多元水處理技術 讓水資源生生不息
水循環
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影響,澇旱不均將成常態化,地球的水資源有限,各國都亟思水處理對策。工研院深耕水處理技術30多年,已實際應用於半導體、面板、紡織、染整、食品、石化等20多種產業,上百家廠商,為臺灣建構循環經濟體系的基礎,相關水處理技術已打進新加坡半導體業者、印尼製鞋廠、馬來西亞化工廠等國際市場。
早在1985年工研院便投入工業廢水處理,於1991年興建國內第一座「厭氣流體化床處理槽」,占地小、汙泥少,可有效處理工業廢水;慢慢演進到協助高科技產業製程廢水處理,1996年首開「流體化床結晶槽技術」應用先例,於漢磊科技公司建立全球首座含氟廢水處理廠;近年更從廢水處理發展到廢水回收再利用,2021年研發「LCD玻璃奈米孔洞材料」,能將電鍍廢水轉化為乾淨的再生水,重金屬去除率達99.9%,已應用於彰濱工業區吉祥電鍍廠的廢水處理系統中。
工研院也將水處理技術應用於公益上,像是風災過後,災區居民經常面臨沒有乾淨飲用水的問題,工研院將工業用的濾水技術,配合災區的需求,打造淨水設備,於2009年莫拉克颱風、2015年蘇迪勒颱風過境後,挺進災區第一時間為災民淨水,讓民眾能有乾淨的水飲用、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