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歷史 深耕50
機車
機車自主研發 成就國際供應大國
機車
機車是國人主要的代步工具,密集度居亞洲之冠,有機車王國之稱,然臺灣在1950年代前無相關技術支持,以進口整車機車販售為主;1960年代後因工商業逐漸興起,就業機會增加,機車漸替代腳踏車成為主流交通工具,臺灣雖能打造車身,卻苦無國產引擎可用。在政府政策與市場需求驅動下,工研院開始投入機車產業研發,1980年代做出全臺首輛從頭到尾幾乎可以馬上上市的「噴射引擎速克達MIRL80i」又稱「響尾蛇」,採用的噴射系統比國外速克達更為先進。
1990年代後,工研院不僅持續精進機車引擎與零組件,協助國內廠商建置機車生產產線,與國內主要機車廠、電池廠及電機廠共同投入研發。從二行程、四行程機車之引擎,到完成國內第一款V型多缸250cc大排氣量機車引擎開發,扶持國內機車產業在國際站穩腳跟,如今臺灣的衛星工廠已能夠供應全世界八成的機車零件。
2000年代,工研院投入電動機車研發有成,陸續發表「新世代概念機車RoboScooter」、「可高速充放電鋁電池」、「高能量及高安全樹脂固態電池」、「全國產化重型電動機車驅動次系統公版解決方案」等,從引擎邁向電動車馬達、電池與系統開發,並串聯業者共組電動機車聯盟,完整電動車上中下游產業鏈,推國內電動車產業邁向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