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歷史 深耕50
筆記型電腦
籌組筆記型電腦聯盟 為臺灣筆電產業播種
筆記型電腦
個人電腦發展的另一波高潮就是筆記型電腦,因其體積小、重量輕,需要更精細的製作與設計能力,為了協助臺灣電腦廠商儘速突破此一門檻,1990年工研院與46家廠商一同成立「筆記型電腦聯盟」,建立產業標準分工,在聯盟成立後一年內開發出筆記型電腦,並在國際電腦展中大放異彩,讓國際看到臺灣的製造能力。爾後雖然聯盟解散,各家公司開始自行研發,但聯盟的人才擴散效益仍間接把技術傳播開來,為臺灣筆記型電腦發展的播種者。
此外,工研院建立筆電供應鏈亦有所貢獻,1997年開發微熱管之充填技術及封裝技術,協助超眾公司建立國內第一條全自動化之微熱管生產線,並協助該公司進行筆記型電腦散熱模組之模擬分析及設計,成為國內最大筆記型電腦散熱模組之供應廠商,供應量超過國內需求量之25%。2008年以專利合作模式,讓售本院相關專利予宏碁,讓其成功在美國反訴惠普科技的侵權訴訟案,雙方達成和解,奠定宏碁在美國市場發展基礎,順利布局全球市場。從聯盟、零組件、到智財專利,工研院始終與產業同行,讓臺灣筆記型電腦市占率名列前茅。2009年北市電腦公會推了「資通訊產業專利互惠聯盟」,理事長王振堂表示該聯盟的目的,在於借重工研院的資源,幫助臺灣資通訊廠商在面臨國際競爭對手以專利問題打壓時,能夠及早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