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歷史 深耕50
服務型機器人
突破傳統框架 發展多元類型的服務型機器人
服務型機器人
服務型機器人於2000年開始在國際上蓬勃發展,臺灣業者也在這一波跟上國際潮流,如宏碁、鴻海、華碩等都相繼投入研發服務型機器人,工研院也在2006年研發出導覽保全機器人並於高雄科工館實際運行,使機器人融入民眾的生活當中,成為人類的幫手。2008年工研院開發世界首創Smart Blower之系列智慧清潔機器人,具超靜音、感測辨識等智慧化功能,不僅完整布局清潔機器人專利,更技轉日本零件大廠NIDEC,成功切入國際鏈。
2011年授權清潔機器人相關專利給得利誠、松騰、凌海、萬潤、NIDEC等廠商。2017年松騰實業遭iRobot控告專利侵權,工研院整理百餘件相關專利資料作為松騰的後盾,並對iRobot提出反訴,使iRobot撤告,為臺灣清潔型機器人產業成功贏得關鍵的專利戰,也顯示工研院在清潔機器人專利布局的遠見。
除了民生用的清潔機器人,2016年工研院也研發外骨骼行動輔助機器人,造福身障患者重新再行走,同年成立新創公司「福寶科技」,其智慧型輔具已獲得TFDA、CE上市許可,行銷全球20個國家。臺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工研院2018年研發出「智慧視覺系統機器人」結合智慧視覺、感測及深度學習功能,可做為居家陪伴、照護及工業使用,及「PECOLA樂齡陪伴機器人」,可以陪伴不同年齡層的民眾,讓機器人成為家庭照護的好幫手。2021年推出「類人雙臂機器人」擁有兩支七軸雙臂,可類似人的方式執行多種工作;2022年工研院研發「AMR無人智慧物流技術」,與統一超商合作以送餐服務為主,並已在高雄軟體園區商辦大樓運行,除可提供全新零接觸與低碳外送服務之外,並可節省外送員人力成本,以解決後疫情時代防疫與老年化勞動人口缺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