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質能

兼顧經濟與永續 廢棄物變生質能

生質能是全球蘊含量最豐富的自然資源,最大的價值在於可循環利用,兼顧經濟與永續,是相當值得發展的再生能源。1986年工研院及與台糖公司共同建置國內第一座沼氣發電示範工廠,同年亦研發「果菜廢棄物厭氧發酵技術」,以廢棄果菜發酵產生沼氣;2013年研發「近無碳損纖維素生質丁醇」技術,隔年衍生成立鼎唐能源新創公司,推動臺灣生質能科技的輸出。2017年臺灣養豬業走向循環經濟的時代來臨,工研院在農委會支持下成立「沼氣發電推動辦公室」,以「生質能及農業綠電共構技術」,於2018年達成創造臺灣250萬頭豬隻投入沼氣再利用(發電)的歷史目標,在亞洲養豬業中取得領先,2019年發電總裝置容量達到4.7 MW,每年減少近5萬噸碳排量。

2018年再與荷蘭應用科學研究組織(TNO)旗下的荷蘭能源研究中心(ECN)合作,開發觸媒氣化技術,將生質廢棄物轉換為潔淨的生質燃料;2019年工研院攜手卜蜂集團,於雲林麥寮建置全臺首座國產「濕式厭氧發酵技術」沼氣發電示範模廠,以示範模場中2,000頭的豬隻飼養規模,年產電24萬度,不僅解決豬隻排泄造成的環境問題,還能變身有價值的生質能源。

同年,工研院也研發出「木質素解聚產醣技術」。「解聚」是將固體纖維素水解成葡萄糖,而半纖維素水解可生成木糖和其他稀有醣類,產生的醣類則成為生質燃料與化學品的重要原料,可再透過化學或生物製程,將農業廢棄物,如搾完油的油棕果轉化為木糖醇、胺基酸,或乙醇燃料等高價值產品,該技術已技轉馬來西亞棕櫚油業者,建立能源與化學品的永續原料供應鏈,將可創造更龐大的生質能新商機。

1986

「果菜廢棄物厭氧發酵技術」,可解決果菜廢棄物多項環保問題,並產生大量沼氣供使用。

1986

與台糖公司畜產研究所共同合作建置的國內第一座沼氣發電示範工廠。

1991

「固態衍生燃料RDF-5製造廠」,成功將廢紙渣、有機污泥、稻桿等廢棄物製成衍生燃料。

2013

「近無碳損纖維素生質丁醇」技轉授權,衍生成立鼎唐能源新創公司,引領臺灣邁向生質能源科技的輸出國。

2018

與荷蘭應用科學研究組織(TNO)旗下的荷蘭能源研究中心(ECN)合作,開發觸媒氣化技術,將生質廢棄物轉換為潔淨的生質燃料,提升我國能源自主、提供穩定電力,減少二氧化碳與廢棄物。

2019

研發「木質素解聚產醣技術」,產生的醣類能成為生質燃料與化學品的重要原料,技轉給來自馬來西亞的全宇生技。

2019

攜手卜蜂集團建置全臺首座國產「濕式厭氧醱酵技術」沼氣發電示範模廠於雲林縣麥寮鄉啟用。

更多產業

半導體產業
半導體產業
資通訊產業
資通訊產業
車輛產業
車輛產業
量測產業
量測產業
紡織產業
紡織產業
光電產業
光電產業
印刷電路板產業
印刷電路板產業
機械產業
機械產業
生醫產業
生醫產業
其他
其他
next
prev